国外大厂
亚马逊2025财年第二季度营收1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182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其中,电商收入达到615亿美元,同比增长11%;第三方卖家服务收入达403亿美元,同比增长11%;AWS营收308.7亿美元,同比增长17%,营业利润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9%。2025年上半年,亚马逊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持续增强,主要聚焦于AWS模型服务、智能物流调度和广告算法优化等关键板块。同时,亚马逊继续实施大规模裁员,仅1月一轮就裁掉了超1.6万人,涉及AWS、Prime Video等部门。
苹果2025年第三财季(截至6月28日)总营收为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达244.3亿美元。其中,iPhone销售额4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服务业务(包括iCloud、Apple Music、AppleCare等)收入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毛利率为75.6%。按区域划分,大中华区收入同比增长4%至153.7亿美元,这也是其自2023年第四财季(相当于自然年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美洲地区实现营收411.98亿美元,同比增长9.7%;欧洲地区实现营收240.14亿美元,同比增长9.7%。今年以来,苹果股价累计下跌约15%,表现逊于英伟达、微软等其他科技巨头,除了关税风险外,主要原因是苹果的AI推进缓慢、无法及时兑现承诺。库克表示,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看,重点是将人工智能功能放在平台上,这些功能是高度个性化、私密和无缝集成的,苹果正在大幅增加投资,也重新分配了相当多的人,专注于公司内部的人工智能功能。
Alphabet
谷歌母公司Alphabet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96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净利为282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广告业务收入为713.4亿美元,同比增长10%;搜索业务营收54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YouTube的广告营收97.96亿美元,同比增长13%;云业务营收136.2亿美元,同比增长32%。AI搜索产品AI Overviews(AI摘要)目前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20亿月活跃用户,上一季度的月活跃用户数为15亿。此外,谷歌AI应用程序Gemini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4.5亿。桑达尔·皮查伊表示,AI正在积极推动所有业务发展,带来强劲动能,云业务在收入、订单积压和盈利能力方面也实现强劲增长,鉴于云产品及服务面对强劲且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计划在2025年将资本支出增加至约850亿美元。
微软
微软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764.4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为272.3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生产力和业务流程(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业务包括Office办公软件和领英)收入3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6%;智能云(Intelligent Cloud)收入为298.8亿美元,同比增长26%;更个性化的计算(More Personal Computing,涵盖Windows、搜索广告、设备和视频游戏)收入134.51亿美元,同比元增长9%。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包括其持有的OpenAI 股份和价值数十亿美元的 Nvidia 芯片,正在推动商业软件的销售增长。2025年以来,微软已进行多轮裁员。2025年1月,微软根据绩效削减了不到1%的员工人数,5月份裁员超过6000人,6月份又裁员至少300人。蒂亚·纳德拉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微软正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公司20%到30%的代码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
Meta
Meta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475亿美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为183亿美元,同比增长36%。来自Family of Apps收入为471.4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87.18亿美元;来自Reality Labs收入为3.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53亿美元。Meta斥资重金招募AI人才,向Scale AI (SCAI.PVT) 投资了143 亿美元,并聘请其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王 (Alexandr Wang),还聘请了前GitHub首席执行官纳特·弗里德曼 (Nat Friedman) 和Safe Superintelligence首席执行官丹尼尔·格罗斯 (Daniel Gross),近日,前OpenAI研究员、曾参与开发公司ChatGPT模型的赵胜佳被任命为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的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同时,Meta还在AI数据中心方面投入巨资,公司正在美国各地投资数千亿美元建设多个千兆瓦的数据中心,一个名为 Hyperion 的数据中心设施最终将扩大规模,支持高达5千兆瓦(即50亿瓦)的容量。
英伟达
英伟达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4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6%,毛利率稳定在72.7%。数据中心业务营收411亿美元,同比增长56%,占总营收的88%,主力产品Blackwell架构机柜已全面放量,GB200正常出货,GB300处于爬坡量产阶段;汽车和机器人业务营收5.86亿美元,同比增长69%;游戏和AI PC业务营收43亿美元,同比增长49%。中国市场受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影响,是英伟达业绩最大不确定变量。美国政府自7月下旬起审核对华出售H20的许可证,过去几周已有部分中国客户获得许可,但截至财报发布时,英伟达尚未基于许可证出货任何H20产品。
英特尔
英特尔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为12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28亿美元;亏算为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16亿美元扩大81%。客户端计算组(CCG)收入为79美元的营收,同比下降3%;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DCAI)收入为39亿美元,同比增长4%。英特尔在2025年第二季度发布三款全新英特尔® 至强® 6 系列中央处理器 (CPU),提供可定制的CPU核心频率,以提升图形处理器 (GPU) 在高要求 AI 工作负载下的性能。首款Panther Lake处理器 SKU 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发货,更多 SKU将于2026 年上半年上市。同时,英特尔正在实施缩减约15%的员工总数的计划,预计通过人员缩减及自然减员,年底全球员工总数将降至约7.5万人。
国内大厂
华为控股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270.4亿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为371.95亿元,同比下降32.2%;研发投入达969.50亿元,同比增长9.04%,占营收22.7%。在消费者业务方面,尽管外部限制仍存,但华为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手机业务供应能力不断改善。据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6886万台,同比下降4.1%,华为以1250万台的出货量时隔多年重返国内市场榜首,市场份额达18.1%。
阿里巴巴2025年第二季度(2026财年一季度)实现收入2476.5亿元,同比增长2%;经营利润为349.88亿元,同比下降3%,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至388.44亿元。中国电商集团业务营收1401亿元,同比增长10%;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营收347.4亿元,同比增长19%;阿里云营收为334亿元,同比增长26;所有其他业务营收586亿元,同比下降28%。阿里巴巴日前将业务重新划分为四大部门: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以及“所有其他”业务。其中,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旗下电商类业务包括淘宝、天猫、闲鱼、飞猪旅行,即时零售业务包括淘宝闪购、饿了么,批发业务包括1688。划归其他类别的业务包括钉钉、夸克、高德地图、菜鸟、优酷、大麦娱乐、盒马、阿里健康、橙狮体育。
腾讯控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盈利692亿元,同比增长18%。各大业务板块都实现了正增长,增值服务业务收入914亿元,同比增16%;营销服务业务收入358亿元,同比增20%;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555亿元,同比增10%。AI应用正持续深化C端服务,并在独立业务方向取得进展,自研的AI大模型“腾讯元宝”完成满血联网版DeepSeek-R1的接入;QQ浏览器升级AI功能,推出搭载混元和DeepSeek的智能助手QBot,在重要增长引擎游戏业务板块上,则应用AI技术开发拟真虚拟队友和NPC,并采用AI驱动营销策略。营销服务业务板块的增长,得益于AI驱动的广告平台改进及微信交易生态的提升。据披露,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为14.11亿,同比增长约3%。
中兴通讯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5.5亿元,同比增长14.5%;归母净利润50.6亿元。近年坚定推进的“连接+算力”战略升级持续见效,以算力、终端产品为代表的第二曲线营收同比增长近100%,占比超35%。其中,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同比增长超200%,AI服务器营收占比55%。政企和消费者业务营收合计占比超50%。政企业务跨越式增长,营收同比增长109.9%,成为公司整体营收增长的核心引擎。中兴通讯一方面充分把握国内头部互联网、行业公司等加大智算投资的机遇,扩大合作规模;另一方面紧跟海外大国加快数据中心、服务器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新机会,深化中资企业出海及海外本地客户合作。
百度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27亿元,同比下降4%;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73亿元,同比上升33%。在线营销收入为人民币162亿元,同比下降15%;非在线营销收入为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主要受智能云业务的推动,智能云收入为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爱奇艺的收入为人民币66亿元,同比下降11%。据IDC《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2024》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连续六年排名第一;在8月20日最新发布的IDC报告中,百度智能云获大模型平台市场第一。今年以来,萝卜快跑加速全球化进程,近期先后与Uber和Lyft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亚洲、中东和欧洲部署无人车。萝卜快跑二季度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220万,同比增长148%;截至8月,累计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1400万;萝卜快跑足迹覆盖全球16座城市。
京东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加速增长了16.4%,其中商超品类连续6个季度保持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服务收入同比加速增长了29.1%;京东外卖带动新业务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了199%,618期间外卖业务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入驻品质商家超150万家,截至二季度末全职骑手规模已突破15万人。京东物流将多年的仓储运营经验和一体化供应链能力在海外市场推广,上半年,京东物流在全球多个国家新开海外仓,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波兰、韩国、越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京东物流自研的高效智能仓储解决方案“智狼”系统已进入全国规模化应用阶段,已在北京、广州、成都、福州等多个核心城市的多种类型仓库实现落地部署。
小米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75.4%。“手机×AIoT”分部收入为947亿元,同比增长14.8%;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213亿元,同比增长233.9%,第二季度交付新车达8.13万辆,汽车业务经营亏损大幅收窄至3亿元,预计下半年实现盈利。第二季度研发开支达78亿元,同比提升41.2%,研发人员规模增长至22641人。持续的投入带来显著技术成果:5月推出开源多模态大模型Xiaomi MiMo-VL-7B,在多模态推理任务中表现优异;6月发布内置“超级小爱”、支持11种语言实时翻译等功能的第一代小米AI眼镜。五月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成为全球第四家、中国大陆首家具备自主研发设计3nm旗舰芯片能力的科技企业。
拼多多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040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为307.5亿元,同比下降4%。其中,在线营销服务和其他业务的收入为557亿元,同比增长13%;交易服务收入为482.8亿元,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一定程度上受到消费大环境及同业竞争的影响。二季度,拼多多在“百亿减免”等惠商举措的基础上推出“千亿扶持”新战略,也首次在电商行业开启了“千亿级别”的惠商行动。在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下,平台生态效用持续显现,产业侧加快实现新质转型,用户侧的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供需两侧都实现了高质量发展。618大促期间,平台全域消费持续火热,数十个类目的销量创下新高,仅百亿补贴“超级加倍补”活动的单日订单量就超过了376万单。
美团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918亿元,同比增长11.7%。美团App的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同时,用户年均交易频次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在7月份,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5亿单,创造新纪录。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实现营收653亿元,同比增长7.7%,闪购实现强劲增长,消费场景从食杂向3C数码、美妆母婴等品类全面延伸,“618”期间,美团助力近百万实体店服务了超过1亿名用户。新业务板块营收265亿元,同比增长22.8%,在香港市场,Keeta进一步巩固了领先地位;在中东市场,Keeta在7月底进一步覆盖至沙特20个城市,并于近日正式在卡塔尔上线服务。同时,美团持续探索用科技力量助力零售行业发展。本季度研发投入63亿元,同比增长17.2%。截至2025年6月底,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迪拜等城市开通64条航线,并累计完成订单超60万单。
快手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50亿元,同比增长 13.1%;经调整净利润为56亿元,同比增长20.1%。凭借高质量的用户增长策略、优化的流量分配机制、良好的社区互动氛围以及差异化的内容社区生态,快手总流量再创新高,平均日活跃用户达4.09亿,同比增长3.4%,平均月活跃用户达7.15亿,同比增长3.3%,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5%。可灵AI持续保持高速迭代节奏,4月15日,可灵AI宣布基座模型再次升级,面向全球正式发布可灵2.0视频生成模型及可图2.0图像生成模型,新模型在语义响应、动态质量、画面美学等方面显著提升生成效果,并全面升级视频及图像可控生成与编辑能力。5月29日,可灵2.1系列模型上线,高品质模式下生成5秒视频仅需不到1分钟,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网易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9.4%;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26.5%。游戏业务营收228亿元,同比增长13.7%,《第五人格》《燕云十六声》《漫威争锋》等游戏有一定贡献;网易有道营收14亿元,同比增长7.2%;云音乐收入为20亿元,同比下降3.5%。二季度,网易有道持续通过AI来建构核心业务的长期竞争力,AI作文批改、AI高考志愿填报等功能进一步带动有道领世用户留存率提升至75%以上,有道AI订阅服务销售额近8000万元,同比增长约30%。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988号大族激光科技中心南1门17楼
邮编:518057
咨询:0755-83758301 0755-86076935
协会会员QQ群:一群 80403797 二群 11745810
投诉电话:83570529
主体备案号
粤ICP备 18092798号
网站备案号
粤ICP备 18092798号-1 版权所有: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