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描述内容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龙岗区创建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来源: | 作者: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4-07-19 | 2720 次浏览 | 分享到:

各有关单位:

  现将《深圳市龙岗区创建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24—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问题的,请径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

  2024年7月3日

深圳市龙岗区创建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24—2025年)

  为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等文件精神,全力推动我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创建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面向2030年,立足智能场景的前沿关键技术与前瞻发展趋势,将龙岗打造成为计算产业全球“制高点”、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性应用“首发地”,全力创建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坚持“当下有为、未来可期”,在供给侧推动AI产业化,在需求侧推动产业AI化,做强做优计算、模型、应用三大产业核心,构建“算力普惠、数据开放、场景丰富、人才友好、空间充足”的优势产业生态,基本实现全域全时智慧场景“优享区”,力争到2025年,落地100个全域全时场景标杆项目,集聚300家人工智能企业,带动人工智能产业达到1000亿元规模,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建设初显成效。

  二、加快发展“AI+”赋能主体优势产业

  (一)发展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

  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市场竞争战略主动权,加速人工智能技术攻关、产品开发、模型创新,厚植龙岗算力和模型产业优势。

  1.加快算力产业全链国产化。以“鲲鹏+昇腾”的芯片开发、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为核心,巩固龙岗计算产业优势,打造全球算力产业发展高地。支持龙头企业和昇腾算力供应链企业布局高效率、高速率、低功耗的训练芯片、推理芯片和存算一体芯片的设计研发及生产,发展液冷、ABF载板等新型关键零部件,打造国产化智能算力硬件产业体系。推动昇腾创新中心龙岗分中心落地,推广基于昇腾CANN生态的AI应用开发、模型训练和算子开发技术,鼓励软件开发从移植适配向原生开发为主转变。鼓励区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CANN生态贡献第三方算子。(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创新局)

  2.加速大模型产业全栈国产化。突破万亿参数通用大模型,引进培育垂直行业大模型,推动AI轻量化应用开发,将龙岗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栈国产化大模型创新集聚区。支持龙头企业提升关键技术能力,研发万亿级参数通用大模型,形成全自研的大模型技术体系。鼓励面向汽车、气象、医疗、数字人等细分行业研发应用垂类大模型。积极推动全国首个盘古大模型生态赋能中心建设,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产业集群原创性示范项目,培育一批优势行业模型。(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创新局)

  3.推动AI系统集成应用开发。鼓励企业应用盘古、天书等基础大模型开展AI Agent应用、软件工具等轻量化开发。积极推动“鸿蒙+AI”融合生态发展,鼓励企业基于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研发嵌入式智能软件、智能助手、智慧办公等原生应用。推广大模型辅助编程新范式,助力基础软件创新迭代,支持企业利用大模型研发软硬件适配、代码迁移、运维管理、低代码开发等软件工具。(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创新局)

  (二)开发国际一流的“三全”智能产品

  发挥龙岗“三全”智能产业优势,加速AI赋能数字底座、软硬件等产品方案,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阵地,提升世界人工智能产品“龙岗含量”。

  4.构建国际领先的智能驾驶AI底座。依托引望和比亚迪两大龙头企业,打造比肩世界一流水平的千亿参数自动驾驶大模型。鼓励企业利用大模型技术,赋能应用全景视觉、融合感知、高动态智能执行等环节。建设适应自动驾驶应用特征的性能加速工具和AI大数据平台,提升智能驾驶行业模型训练性能、GPU资源利用率和算法研发效能,以及自有模型算法的迭代进化能力。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算力中心,强化算力调度,保障企业自动驾驶模型训练的算力需求。(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创新局、市交通运输局龙岗管理局)

  5.研发国际知名的全身智能产品。借助龙岗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做好AI硬件产品,打造集成“智慧助手”的AI手机、AI PC、AI手表,研发推出集成多模态AI眼镜,形成全国引领的智能可穿戴产品“龙岗品牌”。支持智能终端企业开展端侧大模型研发应用,通过模型压缩与迭代、软硬件协同,部署1B、3B、7B、13B的轻量化模型。发挥智能终端作为AI应用入口的优势,鼓励更多企业参与终端平台的AI应用软件开发,繁荣硬件平台的AI应用生态。(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6.形成国际前沿的全屋智能感知交互方案。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全屋智能技术体系,打造项目级应用标杆,带动核心生态互联互通,向世界输出全屋智能“龙岗方案”。依托方舟壹号空间智能开放实验室等平台载体,开展全屋智能语言交互领域性大模型、自适应AI引擎等关键技术研发,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全屋智能技术体系。支持单品与解决方案企业和基础大模型企业协同,研发推出搭载AI交互的硬件产品,提升全屋智能的感知、交互和决策能力。大力推进龙岗全国数字家庭建设试点工作,率先在学校、医院、文体中心等项目实施全屋智能,打造一批标杆项目,探索实现住宅小区全屋智能系统、智慧物业系统、社区管理服务系统、政务服务系统互联互通。(牵头单位:区住房建设局、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开展全域全时“+AI”应用示范

  (三)完善智能基础设施

  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加大智能算力和优质数据的供给力度,让用算力像用自来水一样随开随用,用数据像用电力一样即插即用,构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场景应用的坚实基础。

  7.构建高效算力供给体系。加强在地算力和在线算力双重保障,全力打造中国算网区域标杆。大力支持以市场为主导的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建设智算中心,大力支持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设开放智算中心,积极布局建设园区配套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中心,2025年实现区内智算供给8000P。依托中国算力网粤港澳大湾区调度平台、深圳市智慧城市算力统筹调度平台搭建算力调度节点,整合调度全市全国智算资源,2025年实现可调度智算资源50E。推出“算力券”等政策,探索算力入股模式,降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使用算力的成本。鼓励平湖、吉华、横岗等“工业上楼”项目和10万平方米以上的产业园区,建设高密机架的园区配套数据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算力资源。(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8.推进数据要素集聚流通。全面夯实数据资源体系和数据流通基础设施,积极打造全国领先的数据要素供需生态圈。推动公共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和“一数一源一标准”治理,全面夯实公共数据底座,建设1PB多模态高质量中文语料库。推出“数据券”政策,大幅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用数成本。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和可信流通网络,构建数据基础设施,提升数据服务支撑能力。推进“数据要素×”行动试点工作,联动深圳数据交易所,设立区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加快探索公共数据确权登记和授权运营,广泛发动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探索数据交易,试点建设跨境电商数据专区。积极对接深圳数据交易所及其数据商生态,引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区商务局、各相关部门)

  (四)提升智能公共服务

  以更智能的城市、更贴心的服务为导向,在政务服务、城市管理、水务管理、公共安全、医疗教育等领域持续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开展智能社会场景应用示范。

  9.政务+AI。构建百科全书式、自进化、有温度的“龙小i”数字人,让服务随呼随应、有呼“优”应。面向机关工作人员,推出AI办公助手,实现知识快速共享、数据快速查询,辅助公文写作和文件办理;推出RPA“数字员工”,实现数据自动填报、报告自动生成,减轻基层负担;推出事件智能分拨处置全链条助手,助力“高效处置一件事”。面向市民,提供一站式全域政策问答和服务推送,政策咨询一语直达、智能答复一语中的、服务事项边聊边办,精准推送入学、入户、就业、养老等服务,让办事比网购更方便。面向企业,提供产业政策解读、智能匹配推送、审批流程追踪与反馈等服务,助力企业与政府部门无缝对接和高效沟通。(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各相关部门)

  10.城管+AI。试点建设“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视频”巡查感知网络,探索构建“人机物协同”城市管理新模式。试点无人清扫作业新场景,鼓励环卫企业推进智能环卫设备升级,试点推广无人清扫机器人、无人车等示范应用,助力环卫行业转型升级。通过CV大模型“一图多识”,智能识别人员、事件和城市部件,拓展公园智慧寻人、市容环境巡查等场景应用。构建“智能发现、自动提醒”不见面执法的事件处置机制,引导商家主动解决店外经营、暴露垃圾、沿街晾挂等问题;推广“人工督导”向“智慧督导”转变,逐步解决生活垃圾混投、错投等堵点痛点。(牵头单位: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11.水务+AI。运用“智能感知+数字孪生”管理手段,推进全域水务场景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赋能防洪排涝调度指挥、水环境达标调度、水务设施设备管理等场景,打造预报、预警、预案、预演“四预”智慧水利体系。通过“无人机+视频+AI”,设定无人机巡查路线,通过AI大模型,发现并识别可疑人员游泳、钓鱼等违规行为并可自动抓拍河道、水库内污染物、漂浮物等场景,提升重点河域、水库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多模态感知,并依据运营经验和行业知识建立专用大模型,实现地下供水管线的漏损诊断预测分析,做好事前预防性维修维护。(牵头单位:区水务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12.公共安全+AI。探索利用遥感、卫星通讯、无人机、视频监控、机器人、传感器等技术手段,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慧眼工程”,赋能灾害预警与监测、应急决策、指挥调度、灾后恢复与重建等场景,实现全域覆盖、智能高效的公共安全管理。加快推动边坡智能检测与巡检、岩溶地质灾害智能检测与巡检等防灾减灾智能化应用落地。通过CV大模型“一图多识”开展AI智能巡逻,覆盖城市公共区域、餐饮后厨等视频资源,自动识别人群集聚、打架斗殴、火灾隐患、工地安全隐患、环境污染隐患、食品安全隐患等事件,实现非现场监管。(牵头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龙岗监管局、龙岗公安分局、龙岗区消防救援大队、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

  13.卫健+AI。在医疗服务方面,打造AI辅助诊断和辅助临床决策系统,通过集成患者病史、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信息,辅助医生精准诊断,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治疗方案,逐步实现医疗的智慧化。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推进AI应用,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的数据整合应用,提高疾病监测和预测、流行病分析、健康数据分析及应急处置能力,帮助实现“早预警、早干预、早处置”,逐步实现全域智慧卫健。在患者服务方面,运用“华佗GPT”等医疗大模型,为患者提供精确化和个性化的就医服务,运用大数据及AI技术,实现居民个人健康监测及预警,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逐步实现全民智享健康。(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14.教育+AI。打造教育人工智能数据基座,多角度、多模态采集教育过程关键的师生数据,构建区域师生数据资产。打造智能教研训场景,多维度刻画教师研训画像,整合群体画像呈现区域教师教研训总体情况,通过循证管理助力教师自我诊断反思,以数字赋能青年教师成长、名师经验分享,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打造智能学习场景,利用智能交互设备,让课堂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模式改变,伴随式采集师生课堂过程性数据,结合AI探索学生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路径。打造智能监测场景,探索整合区域智能测评与综合评价系统,开展智能化组卷、测评、诊断、质量监控,形成区域学生个体及群体画像,持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分析学校教学质量,形成智能化学校发展综合评价,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决策依据。(牵头单位:区教育局)

  (五)建设智能公共空间

  推进智慧园区、智慧场馆、智慧公园和智慧商圈建设,打造一批具有高度互动性和科技感的智能公共空间。

  15.建设智慧园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园区管理服务、运维运营、体验展示等环节,加快实现设备网络化、数据可视化、平台智慧化。推广以数治替代人治的智能化运营,鼓励园区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时感知、精准分析预测园区物业管理、安防管理、能耗管理、停车管理等日常业务运作和园区内人员活动,人机协同全面提升园区运营与维护管理效率。依托“数字孪生+大模型”,在虚拟空间准确记录、仿真、演化、操控园区运营管理,实现实时模拟、分析建模、预测诊断和智能调优。通过高精度感知、实时数据接入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为园区用户带来“全息虚拟空间”、智慧互动展示等人与机器、人与虚拟空间的沉浸式交互体验。(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16.建设智慧场馆。推进“数字人+机器人+AR/VR”技术赋能科技馆、体育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等,打造“体验有感、运维有数、服务有智”的新一代智慧场馆。推广AI导览、AI讲解、数字人3D虚实互动和VR/AR展厅等技术应用。推动大型场馆智慧化运营管理,以智慧化手段提升场馆管理、赛事服务与系统集成能力,提供智能运动指导、运动监测、光影互动、人流监测等场景的应用解决方案,探索AI虚拟裁判、AI虚拟教练、AI虚拟运动康复员等研发应用。优化升级小型体育设施“一键预约”“一网统管”,探索建设无人值守智能通行系统和智能灯控软件。(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17.建设智慧公园。打造人与自然互感、互知、互动的“智慧桃源”。建立覆盖全园的泛在感知体系,提升感知广度、精度与维度,形成精准的园林养护、园容保洁、园区设施数据库,实现公园保护、管理、服务、运营动态“一览无余”。持续提升智慧互动体验,推动户外智能健身房、智能步道、智能跑道、数字马拉松、数字骑行等智能运动设施和解决方案在龙岗公园落地。打造智慧平安公园,智能识别人员异常行为、环境风险,智能联动安保资源。加快推进大运智慧公园建设。(牵头单位: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

  18.建设智慧商圈。打造零售数字化、设施智能化、互动沉浸化的智慧商圈,推动龙岗大运商圈争创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加快商业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推广自助终端、电子价签、智能货架、弹性供应链、溯源系统等实体门店数字科技。培育智慧商业新终端、新品类、新业态、新服务,加快实现“一键”服务门店云巡检、智能分流、数据分析等场景,精准服务智慧停车、商圈导航、品牌营销等需求。打造市民消费新体验,鼓励AI技术融合AR/VR、体感互动等展示技术,开发快速试衣、“魔镜”试妆、发型选择、家装3D搭配等新体验。(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六)构建立体智慧交通

  以建成立体化智慧交通体系为主方向,构建“全面感知、广泛互联、深度融合、智能应用、安全可靠、机制完善”的龙岗智慧交通体系。

  19.推进“车路云”一体化。推进“车、路、云、图、安”一体化部署。在限定区域内开展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车、自动泊车、城市物流、自动配送等多场景应用试点。建立以AI识别为主、人工巡查为辅的道路巡查机制,实现对车行道、人行道智慧巡查全覆盖。探索智慧信号灯建设,实现信号配时和设备运维智能化。(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龙岗管理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20.前瞻部署智慧低空。布局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推动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在龙岗先行先试,统一协调全域的低空空域使用,实现低空CNSD通信/导航/监视/反制、气象监测、监管调度等功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在龙岗低空智能融合测试基地率先开展SILAS系统测试和验证,引进国家民用无人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落户龙岗。探索设立龙岗区政府低空飞行服务中心,通过应用“低空飞行巡检+AI识别”新技术,为面向政府端的城市巡查、国土测绘、交通指挥、城市消防、医疗物流、森林灭火、应急救援、环境智能监测及政务出行等各类应用场景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龙岗管理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七)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面向“工业大脑+未来工厂”的工业新生态,优先探索工业大模型、机器人协助制造、机器视觉声学工业检测、设备互联管理等智能场景。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大力发展智能产品,高水平赋能工业制造体系。

  21.具身智能+AI。加快建设“工业大脑”,赋能形成“自主规划—决策—行动—执行”的具身智能实体设备,打造自动化、柔性化未来工厂。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提升5G边缘智能、工业云边协同智能、工业仿真孪生智能等智能化水平。支持大企业应用盘古大模型技术底座,打造基于“大模型+数字孪生”技术的工业大脑,赋能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的智能工厂建设。探索大模型赋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开发集成一批“小快轻准”的模型解决方案和产品。发展柔性交互、动态规划路径的协作机器人与自适应机器人等具身智能工业终端产品。(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2.工业软件+AI。深度挖掘AI在设计、研发、制造、经营等工业软件中的应用。开发应用“CAX+AI”,探索AI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计算等工具软件中的应用。研发应用“PLM+AI”,探索关键工业控制软件的智能化研发部署。推广应用“MOM+AI”,实现高附加值运营维护和经营管理软件的智能化部署。探索应用“专用软件+AI”,面向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需求,提升集成验证能力,形成智能化体系化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3.智能检测+AI。推动AI赋能在线检测、嵌入检测、线边检测、在役检测等智能检测技术迭代,加强检测数据互联互通,提高智能检测装备性能、效能和价值。强化智能检测技术与AI深度融合,积极推进产品表面缺陷检测、精确尺寸检测、识别拣选、拆垛码垛等场景。建设新型工业化大数据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工业大数据、工业视觉和工业声学的工业智能检测与验证方案,为中小制造业企业提供一站式“工业老中医”问诊服务。(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4.供应链+AI。发挥AI对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重构作用,打造“上控资源、中控渠道、下控需求”的智慧供应链体系。拓展智慧供应链商业化应用场景,促进自动化、无人化、智慧化物流技术装备设施以及自动感知、自动控制、智慧决策等智慧管理技术应用。提升仓储设施智慧化水平,支持建设若干国内一流的智慧仓储设施,促进自动化、无人化、智慧化物流技术装备和自动感知、自动控制、智慧决策等智慧管理技术的集成应用。(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八)高质量赋能“千行百业”

  围绕高端高效智能经济培育,打造“千行百业”标杆场景,鼓励在研究开发、建筑、跨境电商、文旅体等龙岗重点产业领域,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影响力大、带动性广的应用场景,形成技术供给和场景需求互动演进的高端高效智能经济。

  25.研究开发+AI。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新范式,形成“人类科学家+AI科研助手”的人机协同科研新模式。支持高校、研究机构等创新载体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围绕气象预报、工程计算、新药创制、基因研究、生命科学、机器人外科诊疗、绿色低碳等领域开展通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力争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多模态智能、认知智能、类脑智能、具身智能、群体智能等方面取得突破。支持开发基于通用大模型、具身智能大模型的科学计算模型,鼓励建立绿色信息检测和分析模型,加快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发现、验证、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科学研究领域示范应用。(牵头单位:区科技创新局、区教育局)

  26.建筑+AI。加快建设龙岗建筑生态智谷集聚区,重点围绕“BIM+”数字一体化设计、建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部品部件智能生产、智能施工管理、园区智慧管理五个方面,推进人工智能推广应用。深化“BIM+”数字一体化设计应用,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BIM应用,推广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审查施工图。发展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装备,以总部基地二期开发建设为契机,通过合作应用推广、竞赛评选等方式吸引优质建筑机器人制造企业参与,招引优质企业落地,做大做强“智能建造”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区住房建设局)

  27.跨境电商+AI。推动人工智能在跨境电商“人、货、场”场景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探索新品挖掘、竞品洞察、客户抓取、营销宣传、物流仓储、订单处理、用户运营等跨境电商全链条的渗透融合。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全球电子商务公司的市场数据、销售信息进行抓取分析,总结商务销售排名、市场容量和增长率等不同地区、国家的市场趋势,实现电商品类的精准布局。鼓励开展AI数字人直播、客服机器人生成式内容营销、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推送等应用,搭建包含视频、图片、文字等内容场域。(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28.文创+AI。发挥AIGC在数字内容、数字设计领域的变革性能效,助力数字创意企业全面提升创作生产效率。推动大芬油画村打造全国首个“AI油画村”,创建“油画数据集+油画大模型+AI油画创作大赛+AI油画创意衍生”于一体的开放创新生态,探索设立油画数据交易服务平台,归集、挖掘和整理大芬油画村高质量油画数据,支持AI企业进行二次开发和创作。加快引进上影IP产业资源,共建集消费体验、创作研发、产业孵化于一体的IP全产业链基地,通过AIGC技术赋能IP研发设计、二次创作、产业转化等,进一步擦亮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名片,打造国家级IP产业“新廊道”。结合区内现有影视后期制作、微短剧制作产业基础,继续依托华为云研发国产AI影视制作工具,积极引进AI影视企业,打造AI赋能影视产业云协同平台,降低中小影视企业技术门槛。(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9.体育+AI。探索泳池智慧化监管,通过线上自动监控泳池救生员在岗情况,提升泳池安全运营监管水平。探索建设智慧健身房,通过人机交互的智能健身设备,生成专有体测报告和训练方案,提升健身活动的专业性和趣味性。推动AI赋能国民体质测定,打造基于大模型的“数字体测员”,结合光学识别的人体动作捕捉技术、感应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形成“检测—分析—指导—再检测”的体质健康动态管理闭环,提供个性化运动处方。(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30.旅游+AI。探索打造深圳文旅系统首个数字人超级导游,为游客提供智能问答互动、行程规划、景区客流、语音讲解、酒店交通、商圈场馆等全方位信息咨询和服务,并探索在AI产品内完成购票、酒店预定、打车等功能,实现消费闭环。探索景区AI运用场景,实时监测景区内的游客流量,优化景区管理和游客疏导方案,预测游客行为和偏好,为景区营销和活动策划提供科学依据。丰富人工智能元宇宙游艺场景,鼓励景区、酒店、商圈引入人工智能元宇宙概念的全息投影表演、沉浸式探险游戏、元宇宙社交空间等前沿科技赋能体验项目,促进科技与文化产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四、保障措施

  (九)加强组织保障

  由龙岗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工作专班指挥和统筹龙岗区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创建工作,接受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室的行业指导,由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室会同各成员单位具体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动态更新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场景清单,分批实施推进。(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创新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十)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体系

  加大财政专项资金保障力度,出台人工智能专项、数据专项等扶持政策,加大政务及公共场景等领域人工智能软硬件改造投入保障。争取市级人工智能产业引导基金落户龙岗,设立区级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用好用足工业软件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人工智能产业投入。(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局、区科技创新局、区商务局)

  (十一)强化专业空间支撑

  制定龙岗区模数空间建设方案,打造要素齐全、服务精准、生态丰富的人工智能专业空间,打造人工智能孵化基地,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孵化创新型人工智能企业在龙岗集聚。多点推进“算法训练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坂田、大运两大市级人工智能集聚区,重点建设深圳工业软件园和大运软件小镇,打造人工智能综合性产业空间。(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创新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等相关部门)

  (十二)加强人才引进培养

  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大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扶持力度。加强与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合作,对接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资源,分类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加快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团队。办好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等赛事活动,面向人工智能领域“以赛引智、选才招商”。支持人工智能人才实训基地、人工智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人工智能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支撑,精准引入AI创业团队、资金和项目,加速人工智能人才团队孵化发展。支持人工智能单位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博士后人才引进,积极落实各项人才补贴政策。依托市孔雀计划展示交流中心等平台,为人工智能人才企业对接产品应用场景。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高校发展人工智能学科,鼓励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环节。(牵头单位:区人才工作局、区人力资源局、区科技创新局、区教育局、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十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围绕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和企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创新沙箱、负面清单等包容审慎监管模式,营造鼓励创新、大胆试错的制度环境。(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龙岗监管局)

  (十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开展形式多样的区内人工智能优秀经验做法、先进技术产品、标杆场景案例、优质示范企业等宣传展示活动,全面提高全区对人工智能的整体认知和应用水平,营造良好的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氛围。(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创新局〈区科学技术协会〉)

  附件:1.龙岗区“城市+AI”应用场景推进清单(第一批)

             2.龙岗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能力清单(第一批)(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lg.gov.cn/bmzz/gxj/xxgk/qt/tzgg/content/post_11419722.html